为什么要学习全脑速读速记

现在全球网页数量已经突破1万亿,每天如何从如此多众多的信息中尽可能多的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?根据CNNIC发布的《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截至2014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6.49亿,互联网普及率为47.9%,网民结构多为处于教育阶段的青少年;

国家教育部颁发的《语文教学大纲》规定,小学生阅读效率300字/分钟,初中生500字/分钟,高中生600字/分钟。然而据调查,目前95%的学生达不到要求。

对于学习考试而言,阅读速度的快慢和阅读效率的高低也是至关重要的,除了学习备考以外,仅仅就考试的现场来讲,快速阅读记忆也是考生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

现在的中考和高考,各科试卷的试题字数都越来越多,其中就包含着考察考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能力,各科考试要求学生综合用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试题也越来越多,这似乎又在有意识地考察考生的课外阅读量,知识面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,此外,试卷上的题量还越来越大,题量的多少是以40%的考生能从容答完为标准的,事先设计出题时是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速度为参照的,因此,在中考和高考的竞争中,速度和难度都成了决定一个学生将来命运的关键因素!

从201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开始,我国教育部对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考试中明显地感觉出来,近几年走出考场(不论中考还是高考)的考生,大多数都反映题量大,答不完,即使会做的题,由于时间的限制,也无法将正常水平发挥出。由于每个考生对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都是心中有数的,在试卷刚刚拿到手里的时候就预感到:“题量大,答不完”必然对考试结果产生严重的焦虑甚至恐慌的情绪。这种不良情绪对考生正常发挥应有水平也是非常有害的。严峻的现实应该使我们意识到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对考试的重要性。如果考生的阅读速度能够再快一点,如果考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课外书,如果考生由于阅读范围比较宽泛而知识面较宽,那么在考试中就能正常或超常发挥出应有的,考试成绩的提高也就顺理成章了。专家调查显示,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和备考过程中,有70%的时间用于阅读。一个擅长阅读的人,不论学习社会科学还是学习自然科学,都能够快速地建立起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知识结构,并能够比较轻松地获得优异的成绩。美国科学家发现:在阅读速度快的学生中,学习成绩优良的占73%,而在阅读速度慢的学生中,学习成绩优良的还不到4%。快速阅读就是顺应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,适应了学生提升考试能力的需要,以当代科学前沿的新观念为先导,应用最新眼科学和思维科学研究成果实施的素质教育,使在校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和记忆方法,在相同时间内,学到的知识比一般人多出几倍,或者复习的次数比一般人多出几次,既可成倍提高学习效率,又可提高考试成绩和升学竞争力,还可成为博学强记之士,实为开发时间资源、应对知识爆炸的利器和终身受益的不可多得的法宝。

一般人(绝大部分人)目前的平均阅读速度为200-300字/分钟,而掌握“速读”技巧的人则至少能以2000字/分钟的速读来阅读书籍和资料,熟练者更能达到甚至超过上万字/分钟!阅读速读可以达到普通人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!

当今世界,人类已步入了一个快节奏、高效率的信息时代。扑面而来的咨询、眼花缭乱的多媒体信息,让我们目不暇接。阅读,作为人类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,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!大脑是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智力资源,不改变我们的学习方法,实质上是对大脑资源最大的浪费!因此,任何教育形式,都是以多读书、读好书作为学生成材的必要条件。据调查,美国10岁的孩子,能在1个月里读上百本书。就人均阅读量而言,美国平均每人每年读21本书,日本平均每人读17本书,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才读3本书。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,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临包括升学、考试、升职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竞争。试想下,别人读1本书的时间你可以读10本;别人每天要花5个小时自修准备联考,而你最多只要花1个小时;别人因为复习功课要占用一些睡眠休息的时候,而你却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休息调整!

良塾全脑速读速记训练是我们现代人必备的学习技能,对每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